河南南阳、湖北襄阳,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。
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,相距不过两百公里,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。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、文化上的交错,却也一度是对方的“眼中钉”。
2023年元旦,一则“南阳挣钱襄阳花”的调侃成为舆论焦点。南阳人大举涌入襄阳华侨城消费娱乐,刷爆社交网络,连时任南阳市委书记也直言“感到羞耻”。
嬉笑调侃背后,是两城跨越千年的相爱相杀,有对手的剑拔弩张,也有兄弟般的唇齿相依。这对中原“双子星”,究竟是冤家?还是拍档?
半路分手,从“一家”到相争
南阳与襄阳,这对同处南襄盆地的近邻,虽山水相连、文化相近,却是命运不同,各有辉煌。
西汉时期,南阳就是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和著名的冶铁中心,当时冶铁采用球墨铸铁术,冶铁技术领先于欧洲各国两千多年,商遍天下,富冠海内。汉光武帝刘秀曾起兵于此,成就帝业,故南阳有“帝乡”之称[1]。明清时,南阳是万里茶道水陆交会的中转站,有“南船北马”之说[2]。

“豫南首郡”牌坊,位于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,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和标志 / 图虫创意
相比之下襄阳的起点略低。在汉代,如今襄阳这片土地上的县城分属南、南阳两郡[3]。直到东汉末年,荆州刺史刘表将荆州治所迁到襄阳,襄阳自此崭露头角。在近3000年的历史中,经历了至少172次史书有名的战争,号称“铁打的襄阳”[4]。
正是由于南阳襄阳所处的南襄盆地地理位置太过重要:它是中原通往江南的咽喉要道,又是物产丰富的一块富地。历史上曾被反复争夺,战祸频起。于是乎统治者对其分而治之、防止割据。到今天南襄盆地还是分属湖北、河南两省[4]。

南阳与襄阳也结下了最大的“梁子”:一场关于诸葛草庐所在地的争论吵吵嚷嚷了上千年。
诸葛亮出山前,曾有过著名的“躬耕南阳”。《出师表》开篇写道: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。”但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,就有人声称襄阳隆中有诸葛亮“故宅”。之后两城便争论不休,几度交锋,都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诸葛亮躬耕之地。

蓝天白云下的南阳诸葛茅庐,是刘备“三顾茅庐“发生地,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所在地 / 图虫创意
襄阳人相信习凿齿《汉晋春秋》对诸葛亮“故宅”的描述:“亮家于南阳之邓县,在襄阳城西二十里,号曰隆中。”他们认为,东汉末年的南阳属于曹操所占领的敌占区,因而诸葛亮不可能在南阳躬耕,躬耕之地理应在襄阳[5][6]。
南阳人则反诘,邓县属于汉北的南阳郡,而襄阳属于汉南的南郡,东晋至唐的追叙文献所记载的是诸葛亮的“故宅”而非“躬耕地”。且东汉末年南阳大多时间在尚礼的刘表治下,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适于诸葛亮躬耕[5]。
20世纪80年代末,两座城市争抢发布“三顾茅庐”主题邮票,随后通过文章、论坛等方式展开一连串讨论,力求论证自身才是诸葛亮躬耕的正宗之地。自此,南襄两地的草庐之争为全国所知[6]。
这延续了千年的历史羁绊,也深深刻入了南阳与襄阳的关系。
暗中发力,较量未曾停息
这份历史“恩怨”延续至现代,更是在城市发展中愈演愈烈。
上世纪80年代,宁西铁路计划敲定,铁道部专家倾向的路线经过襄樊(今襄阳),南阳未在其中。消息传出后,南阳人不甘心就这样与宁西铁路擦肩而过。1993年开始,南阳人就开始向上争取铁路过境,先是递交了政协提案,后来还自己出资做了铁路预可研报告[7]。
就这样,南阳人硬生生成功争取到铁路过境,把襄阳“挤”了出去。1995年3月中旬,铁道部正式确立了宁西铁路在南阳接轨的方案,2004年开始通车运行[7]。

宁西铁路施工完成后,列车在铁路线上畅通运行 / 视觉中国
进入高铁时代,类似的争夺大战再次上演。
合康高铁是一条连接合肥和安康的横向高铁。2020年《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》中规划合康高铁经过襄阳。襄阳坐拥双线交汇,对新线建设信心满满。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2021年《“十四五”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》中合康高铁中竟然出现了南阳的字样。合康高铁也顺理成章出现两条路线选择,河南主推过南阳的北线,湖北主推过襄阳的南线。

湖北襄阳,一列执行联调联试任务的高铁列车从襄荆高铁湖北宜城段驶过 / 视觉中国
随后两省各自发力、各显神通。湖北在2022年将随信高铁作为合康高铁通道重要组成部分,纳入了国家“十四五”铁路发展规划研究项目[8]。河南则将南信合高铁项目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铁路规划研究项目,并于2024年5月底通过预可研审查[9]。
这场高铁争夺战至今还没分出胜负,襄阳又盯上了南阳的游客,上演了一出“抢客大战”。
2023年的元旦,襄阳华侨城给南阳人民写了一封信,因为南阳禁放烟花爆竹的原因,邀请南阳人民可以到襄阳华侨城看烟花。于是超过3万名南阳人舍近求远,跨越138公里赶赴襄阳喜迎新年,网友戏谑“南阳挣钱襄阳花”。

湖北省襄阳市华侨城奇幻度假区,夜晚的烟花秀吸引到诸多游客 / 视觉中国
这事刺激到了时任南阳市委书记,他表示:“南阳挣钱襄阳消费,这件事,对我刺激很大。说明我们的服务业、文旅文创产业落后,我们应当感到羞耻……”发言一出,全网热议[10]。
两个城市夺来夺去,南阳与襄阳也累了。与其拼个你死我活,难道就不能放下过去的成见,一起面对未来?
组成cp,双子星携手未来
相爱相杀多年,襄阳终于向南阳伸出了第一只橄榄枝。
2023年3月,《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》首次将南阳列为“联结协作区”,并正式提出了“共建襄南双城经济圈”。随即,襄阳党政代表团于8月初赴南阳考察;不久之后,南阳党政代表团也回访襄阳。双向奔赴之下,“襄南双城”由此登场[11]。

傍晚时分的襄阳古城,被晚霞映衬得更加美丽 / 图虫创意
要牵手,先得认清差距。过去十余年,两城的命运几度翻转。2006年,南阳GDP约为1124.91亿元,比襄阳高出近450亿元,是襄阳约1.7倍;然而2011年襄阳就实现了反超[12][13]。
到2024年,襄阳的经济总量达到了6102.41亿元,已领先南阳近1223亿元,人均GDP更是南阳的约2.3倍[14][15]。
两城角逐的背后,是城市定位的变迁。2003年,襄阳便跻身国内首批 “省域副中心”城市[16]。南阳奋起直追:2021年,南阳升格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[11],2022年又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[17]。
湖北有襄阳,河南有南阳,曾经两座省域副中心的上演的对手大戏,如今逐渐转为并肩起舞。
若论体量,河南的城市中南阳产业基础扎实,2024年GDP,稳居河南省内第三[18];襄阳亦是湖北第三大经济体,排在武汉和宜昌之后[15]。更重要的是,两城的产业还天然互补。
昔日“南阳挣钱襄阳花”的隔阂已被放下,文旅率先联手。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与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联合推出特惠联票,游客可轻松体验跨城打包游[19]。

河南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,一对高大的仿真恐龙迎接游客 / 视觉中国
两城本就处在同一地理单元,时空距离也越来越近。郑渝高铁让两地车程缩短至最快仅需33分钟。唐河航道复航工程也启动,建成后可通行千吨级船舶,南阳的货轮可以通过唐河,在襄阳地界进入汉江、长江,直通全国[20]。
两城在汽车产业布局上的心有灵犀,则让相关合作顺理成章。襄阳有国家级汽车生产基地,南阳有门类齐全、规模可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。未来两城的整车与主机企业若能配套协作,便是一条完整的“襄南汽车链”,贯穿汽车研发、检测、制造、物流、销售的上下游[21]。

雪后的襄阳汽车物流停车场,有种不一样的美感 / 图虫创意
不过,这段“双子城”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摩擦可能继续,但牵手已是实打实的现实。正如南阳武侯祠的名联所言:“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,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。”这对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,早已超越三国旧事,共同谱写“南襄双城记”。